无因乞食见高幡,村落萧条动世尊。偶策竹筇趋客舍,倒迎草履失山门。
莺啼绿树声初滑,兴引红云日未昏。独酌浊醪閒引领,海天碧尽自无痕。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二。明代。释今无。 无因乞食见高幡,村落萧条动世尊。偶策竹筇趋客舍,倒迎草履失山门。莺啼绿树声初滑,兴引红云日未昏。独酌浊醪閒引领,海天碧尽自无痕。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次韵黄仲宣九日。宋代。杨公远。 又逢重九日,七载寓僧庐。送酒人何在,迎风帽自如。萸肥含味远,菊瘦著花疎。只么酬佳节,诗成趼纸书。
赋得我爱夏日长 其二。明代。李孙宸。 惜阴翻古帙,席荫坐林泉。解识閒中晷,依稀亦小年。
拟古 其十二。明代。邝露。 长城万馀里,宫阙入浮云。飂风驱秋雁,榆黄华叶陨。羲和无停轨,颓光惨萧辰。断尾掉泥涂,无为豢牺牲。
洛阳道 二。南北朝。徐陵。 洛阳驰道上。春日起尘埃。濯龙望如雾。河桥渡似雷。闻珂知马蹀。傍幰见甍开。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
赠维扬故人。唐代。徐铉。 东京少长认维桑,书剑谁教入帝乡。一事无成空放逐,故人相见重凄凉。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